期末杂记
从哈尔滨(游记有空就写)归来,就到了期末月,因为之前基本没上过课,所以只能把各种学习无关的活动停掉,开始突击复习。所以呢,生活就规律起来——早出(其实也不早了)——午归——再出门——晚归——再出门——深夜归。
但是想法从来都不会停下来。甚至有时候大脑会被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掩盖,没法去认真复习功课。不过,最近的发现还真是很多呢!
先说说和牛的一个赌约吧(mCloudy’s Blog)。现在的生活已经逐渐地变味儿了,很多时候简简单单是为了活着,做事也不求完美,动不动就觉得好累。但是——2016,需要一些改变,就是让自己有激情地活着!重拾十几岁时候往对生活,对新鲜事物的激情和好奇!
先说说今天中午的事儿吧,中午睡觉,但是没有睡着,就去看纪老师推荐的《重来》,发现这本书中的话很符合我现在的想法——脚踏实地。做事情,就拿创业来说把。创业不能一开始就想着未来会怎么样怎么样,没有投资人的投资就没法进行下去,一开始就想公司规模要做多大才算成功也不好。不是一种 Get Start 的方式,而类似一种 Start a Business 的形式开始。先把自己养活了,可以赚到钱,再慢慢想着下一步怎么走,应不应该扩大规模,用户到底是什么人。也没必要迎合所有用户,只要让和自己体验一致的用户喜爱就好。
所以,现在的激情,不能和十几岁一模一样了。十几岁的时候是空想,作什么事情都想着要成功,现在呢,要不仅考虑现实——活着,还要考虑有激情地活着。所以任务更艰难了一点点。但是也要完成呀!不然可得请牛国内一周游,这个嘛,,所以,一定呀有激情地活下去!
想到这里——很是怀念在做 Vliner 的时候我的小伙伴们——牛、柏舜、明杰、志鹏还有念远。团队分布在三个地区,说实话,发生的事情,比谈一场异地恋还多。为了一个目标前进,一起筹划未来,一起为了小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但志鹏是对的,失败是一定的,少了根基,那里有未来,少了盈利,怎么谈公司!现在才领悟,我是后悔的。
如果某一天,大家能再聚到一块儿,那是什么样的情景?我一直在等那一天。如果现在柏舜来北京或者我去浙江,牛回国,志鹏无处不在掌控代码,我可能立刻选择休学一年,或者可能会变成两年,三年,错了,不能休三年,不管了,那就错下去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养活自己,这就够了。
很多年以来,我都是为了明天而活,完全忽略了今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诗在这里倒不是说拖延症,我想说,如果没有今天,纵使有千千万万明天,又有什么用?
对,又有什么用。第一个“有什么用”是我在来大学之前在空间里看见的一篇日志。那时大人们总会对我们说“喜欢那个姑娘有什么用,反正以后你们肯定会分开”“想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有什么用,反正不吃饭就得饿死”之类云云,有用的只是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现在算是第二个吧,是说为了未来有什么用,未来的未来还是未来,无穷递归迭代下去,就是看不见现在。
有用的,首要是为了现在,其次才是为了未来。我要逐渐把状态从“活着”转向“生活”!每一天都是在生活!
未来的可能只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或者是国家主席,大公司 CEO 才去想,也是他们才有那么多信息能预测一些未来。我呢,作为一个小平民,过好现在,把事情做好,也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每一天让自己开心,过得有激情,提高每一天的生活质量。未来会怎么样,不得而知,乐观期待就好了。
说一下我接下来给自己的一个挑战吧——挑战遗忘。
室友们都说我是鱼的记忆,我会忘记很多事情,能记下来的都是印象深刻的梗概或者特点,细节很多已经不知道,特别是没有规律的东西——陌生人的名字、电话号码或者是一个什么奇怪的事情等等。
不能再这样下去,我要记住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用大脑,更要用各种办法把获得的知识记下来。
现在有三样工具——奇妙清单、Onenote 和 Wordpress。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要尝试充分利用这三种工具记录我的获取到的信息和知识,包括看见的人或事,偶然得到的一些消息或者知识,读书时候的感想以及对一些事物的思考。
再者,就是背单词——为了可以看懂英文的图书和网站,可以和外国人正常交流。从放假开始,每天早晨起床之前坚持!
再三挣扎之下,决定停止大创项目。一切都想通了,唯一不敢面对的,是纪老师。错大都在我,我无话可说。谓之自作自受也不为过吧。
更要反思一下。
做得最不好的,就是团队。我选择了我认为虽然水平不够但通过这次学习一定可以的人来 lead 团队。仅仅是我认为,大错特错。思来想去,在团队里,也没有可以带好团队的人,我当时为什么就没找一个可以带领团队有责任心的人组队呢!leader 选择错误,是我最大的过失。
方向选择,更错一步。眼高手低,错上加错。项目方向选择了最难的平台方向,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我又把一切想的非常简单,认为我们都可以实现。是大都可以实现,但是没想过时间成本,没想过学习成本。把一个事情一开始就想得很大,错得离谱。
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半途怀疑。当做了一些以后,认为项目没有前景,需要改变方向,从学弟学妹那里接收到很多新点子之后,却又开始怀疑,一下子泄了气,也失去了兴趣——我没有兴趣哪怕一刻钟都做不下去。其余团队成员对这件事情也都如此吧,至少没人愿意把时间花在上面——没有了对项目未来的希望,甚至连期许都没有了。
所以,拖下去不如直接停掉。去年 12 月 19 日,晚上开完会,心里只有如释重负。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如果纪老师能看到:我希望找个合适的时间,当面对他说声对不起。
到结尾了,整理一下最近的思考吧(关于《失控》、《零边际成本社会》和《链接》的思考之后用一篇文章专门来写)。
- 我所感兴趣的事情是之于事物的规律本身,而不是无聊的细节问题,如果要关注细节,也只有那些能决定规律的细节或者说是能引发异常的细节。所以,我的生活中也总是缺乏细节。所以在之后,要更多寻找有规律的事情,找到联系,不沉溺于细节之中。但也要加强记忆,细节也能体现很多规律。
- 现在的云相较于四五年前,已经从一个概念性的事物变成了一个大众化的东西,人人每天都会接触到,而且可以廉价的使用。云把虚拟世界的计算变得更加通用化和个性化。那么现在的工业 4.0 是不是就像当年的云一样呢?工业的通用化一旦成熟,生产过剩的效果就会非常显著,商业的边际成本会进一步降低,那时候工业对世界的影响可能比现在的互联网还要大更多,我很期待。
- 大一放寒假时候有一天在酒吧喝多了,志鹏跟我提出来,说现在的程序代码,离智能化,就只差一个概率因子了,我没太懂,但是也有点懂。但是前几天,真就有人通过贝叶斯学习算法,做出来了可以抽象理解图形的机器,还通过了图灵测试。(具体讨论见:知乎:如何评价《Science》封面文章《通过概率规划归纳的人类层次概念学习》和Science:Human-level concept learning through probabilistic program induction )现在我开始些明白那句话的含义,并且期待可以释放出 AI 的力量,那时候,我们不就当了一回上帝?(具体思考会在读书笔记里写一些)
明天继续突击复习!Fighting! 期待臻等我回去用鞭炮迎接我!